智慧银行:“软硬”兼施 降成本,员工仍是未来发展最大资本-沙龙电游

智慧银行:“软硬”兼施 降成本,员工仍是未来发展最大资本
专栏:行业动态
发布日期:2018-08-06
阅读量:438
作者:佚名
收藏:
原文链接:
智慧银行:“软硬”兼施 降成本,员工仍是未来发展最大资本原创: 万木 中国电子银行网 7月9日  “科技”席卷了各行各业,金融业在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,“金融科技”应运而生。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头,国外对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能力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的态度,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各国竞争力重新洗牌,也让中国有机会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行者。  对于银行业来说,金融科技给了银行更多的可...

智慧银行:“软硬”兼施 降成本,员工仍是未来发展最大资本

 万木  7月9日

  “科技”席卷了各行各业,金融业在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,“金融科技”应运而生。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头,国外对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能力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的态度,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各国竞争力重新洗牌,也让中国有机会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行者。


  对于银行业来说,金融科技给了银行更多的可能性,“智慧银行”便是其中之一。


智慧银行的基础

硬件 软件 人才建设的多重结合


  移动支付日益普及的当下,各家银行网点开始改善和加强网点内营销渠道建设,硬件方面以服务机器人、多媒体综合屏、智能茶几、全息投影、体感互动为代表,软件方面以多媒体发布系统、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厅堂管理系统为代表。随着银行进一步深化网点智能化建设,诸如智慧柜员机、超级柜台等非现金类自助设备逐步推广至全国。在此前提下,各家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技术创新,研发了大量的软硬件产品,帮助银行提升运营效率,让其客户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场合,都能够享受到智能化和高效、便捷的金融服务。


  智慧银行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必然趋势,除了软硬件需要紧跟时代需求外,各家银行还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人才的引进及培养。有报告指出,银行运营转型首先带来的是人员结构的变动。未来随着流程持续优化和业务不断向线上渠道迁移,网点的高柜和低柜柜员将逐步被释放出来,低柜人员可逐步转为销售人员或销售支持,高柜柜员或转入后台中心或转为大堂经理、销售支持等。小编从兴业银行了解到,该行依托“一岗多能”技能培训计划,可促进操作性人员向“以销售服务为主、交易处理为辅”的综合服务人才转变,从而优化营业厅人力结构,提升用工效能。


智慧化银行

降低银行运营成本


  智慧银行随着智能软硬件的技术成熟,点亮了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新理念、新模式,极大降低了银行渠道建设及运营成本。生物技术的普及应用,更是极大降低了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等领域的认证及风控成本。同时,大数据技术让银行的数据成为利润和价值高产出来源,人工智能更是助力银行的精准化、定制化服务惠及更多维度客群,实现了降成本、增利润的双赢。以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,有效破解了银行降低运营管控成本的转型难题。


  在专业人士看来,智慧银行不是对银行现有服务和技术创新的简要融合,而是对银行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再造、智慧化升级。


智慧银行

的未来


  未来银行是智慧的,主要来讲就是据有“智能 智慧”的特征。金融科技革命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革命,而是模式革命和思维方式的革命。以前,员工队伍是银行发展的最大资本。信息社会情况下,人力资本全是内部化,通过ai和科技系统,将人类智慧体现出来。可以说未来银行是系统智商的竞争。


  中国电子银行网综合整理自华夏时报、证券市场周刊、中国金融信息中心

上一页:
下一页: